金融圈欧巴:恋爱凭感觉 结婚先尽调
结婚?请先来场尽调
恋爱可以凭感觉,结婚必须先尽调。作为混迹于金融民工圈的资深欧巴桑,鄙人强烈建议各位艳遇的未婚女青年,结婚如同并购,只有做好尽调,才能最大限度杜绝欺诈上市。
尽调即为尽职调查,指资产购买方与资产方初步并购重组意向后,或是券商初步确定担任资产方的IPO保荐承销机构后,由券商牵头中介机构对资产方涉及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
同理,结婚亦可简单粗暴地比喻成并购,男方相当于资产方,妹纸就是潜在的买家,即需要通过尽调获知真实情况的一方。真实的尽调由投行牵头律师、会计师完成,but婚姻的尽调妹纸只能靠自己。
以下都是干货,小板凳搬过来(此处应该有嘘声)。
简单来说,尽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业研究、创业团队、财务状况、盈利预测、历史沿革、内控管理等。
——行业研究。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行业重要性可见一斑。行业基本面研究及趋势性判断很重要,至于哪些行业更靠谱多金,鄙人不敢妄言,只想强调一下研究方法和思路。譬如,牛叉行业的人到底是行业红利更多还是个人能力更多,行业红利更重要还是个人能力更重要?风水轮流转,行业牛叉各几年,行业红利会随着一定社会、经济或者政策的原因流失,一旦行业不牛叉,个人能力又能价值几何……诸如此类。不过,行业判断只应该是一个准入门槛,达到基本level以上的都可以进入下一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调查。
——创业团队。VC/PE在进行股权投资时,企业商业模式和创业团队是最重要的因素,对初创期的民营企业来说,创业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在获取风投资金中所占权重更高。在结婚的尽调中,创业团队就相当于人品和能力以及并购(结婚)的真实意愿,一旦确认有硬伤,一定要果断终止,哪怕资产方已经做到了某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或者财务报表上有巨额未分配利润,否则妹纸可能只能坐在宾利里哭。
——财务状况和盈利预测。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些毒舌,但话糙理不糙,一定的(注意是“一定的”不是“很高的”)经济基础是必需,其实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能力,有句话叫“不爱你的钱,爱你赚钱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总额要更看重比例,即对方愿意和你分享的比例,1000万的10万和1万的1万,果断后者,钱咱可以再挣,分成比例是主权问题,不容谈判。此外,只盯着男方财务报表的做法也不太好,还要想想合并报表后你能贡献多少。
——历史沿革。若是情感经历,不必纠结过多,只要没有重大瑕疵,看遍世事或许更懂珍惜;若是家庭关系,谨记,原生家庭的关系和经历势必对你的新家庭影响重大,妈宝和凤凰男有多远走多远。
——内控管理。可简单理解为自控能力和事业心。试想,精力的总量是基本恒定的,把主要精力花到了事业上,花到其它地方的精力就有限了,被三概率变小。
除了拿并购比喻,记得以前有个段子是说把男朋友IPO成老公的风险,包括以下:
1、招股说明书开始露陷,越来越多的缺点;
2、宏观层面的调控日益凸显,婆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3、财务报告粉饰,其实他并没有赚那么多;
4、借壳上市往往也就生个孩子;
5、根据新婚姻法,ST退市,一分钱都拿不到。金融圈资深欧巴:恋爱可以凭感觉 结婚必须先尽调
其实,鄙人认为:
1、进场时充分的尽调可以避免招股说明书缺陷和财报粉饰;
2、IPO后适当的运营、拓展和维护,可以将婆婆的宏观调控影响力减小到最小;
3、严谨的持续督导(掌管财政大权)可以基本杜绝“根据新婚姻法,ST退市,一分钱都拿不到”;
4、至于“借壳上市往往也就生个孩子”,介个就当是人家IPO后的溢价收益了吧,再说孩子可以作为资产再注入上市公司,由自己作为实际控制人,稀释老公股份,牵制宏观调控。